德化白瓷的器形种类
发布日期:2017-03-09     浏览:3791次     文字分类:雕塑知识  

德化白瓷-器形种类明代德化窑不仅以“象牙白”瓷闻名世界,而且白瓷的器型十分丰富,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造型丰富多彩,开创了工艺百花齐放的新时代。综观明代德化白瓷,从形制上可分为雕塑人物、陈设供器和日用器皿等几大类型。

雕塑人物德化白瓷又称瓷雕。

德化瓷雕,始于宋,盛于元、明,在中国陶瓷史上久负盛名。元代,瓷塑佛像即已被选为宫廷贡品。作品用优质的白瓷制作成形态不一的神仙佛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古代名人高士等等德化瓷塑突出其优良的瓷质,以摒弃彩绘而追求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独具艺术风韵,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德化窑瓷塑以人物着称,瓷塑人物形象传神,衣纹简练,线条流畅,以其高超的雕塑技艺、独特的纯净莹润的釉质和典雅可爱的形体,在中国瓷塑艺苑中独树一帜。“象牙白”瓷塑人物是明代德化窑的代表作。用“象牙白”烧制的瓷塑,釉色特别滋润,质感性强,显得秀丽珍贵,独具鲜明的地方特色。

德化窑的瓷雕人物取材十分广泛,丰要有渡海观音、披坐观音、送子观音等各式瓷观音,以及如来、弥勒、罗汉、达摩、寿星、帝君、八仙、土地等神仙佛像。此外,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也被选作瓷雕创作的题材,其取材之广、品种之多,不胜枚举。

德化窑雕塑人物的制作技法有模制和捏塑两种。模制人物,主体部分模印制成,有的分前后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合模而成,其头或手单模另制,经加工修饰后再插入衔接构成整体。捏塑人物则是直接手捏,塑像形成后,带有明显的指纹痕迹。雕塑人物的内部大多用刀挖成空心。在丰体形成的基础上,细部的装饰(如罗汉的浓眉厚须、观音的宝相花和璎珞串珠等)多另行加工刻画而成。最具形象的是,一些塑像上唇留有小孔,待施釉烧成后,再粘接上真的胡须。施釉的部位有的足里外通体施釉,有的是外施满釉,里露胎,座底露胎部位常粘有沙粒。

陈设供器德化白瓷此类作品的造型主要是仿制商周青铜器和当时所流行的式样,形制大小不一,大者质朴厚重,可作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雅致,可供案头赏玩。其特点是造型规整,结构合理,装饰不多,以胎釉的质感取胜。工匠善于利用器形的轮廓线,以及堆贴上去的兽头、铺首、蟠螭、夔龙等凸出部分,烘托出浑然一体的古色古香气氛。此类典型供器有印花饕餮纹双耳四足方鼎式炉、印花双螭耳三兽足炉、竹节筒形三足炉、印花同纹双螭耳宣德炉等。

香炉用以烧香、熏衣、香被或摆设之用,宋、元时代至明代中叶,德化窑所制的宽厚口沿三足香炉,自成特色。正德年间,德化窑大量烧制仿白玉宫廷祭祀用器。而后,德化所制香炉极力模仿名重一时的宣德铜炉。宣炉“要者有鼎炉、彝炉、乳炉、鬲炉、敦炉、钵炉、洗炉、筒炉等”,“其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德化炉刻意制

透雕德化白瓷炉要式,耳作坚方、象鼻、螭龙、狮首、绳索、如意诸形,足呈方戟、铺首、乳突、马蹄、磬式、玉环等状,有的底部还钤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成化年制”、“宣德年制”等印章款(多为寄托款),虽无铜炉善变之纹理铜色,但其胎如凝脂冻玉,尤其是在光线照耀下,内外玉色辉映,形质兼似。典型的代表作品有叫足长方形鼎式炉、双耳鼎式炉、圈寿竹节炉、铺首簋式炉、博山熏炉、三兽足鼓腹炉、深腹筒式炉、浮雕八卦狮子熏炉等等,口径大至30多厘米,小至8厘米,形式多样,古朴实用。炉身大多装饰有模印饕餮纹、夔龙纹、凤鸟纹、兽纹等纹饰,或刻铭有“香霭净玉堂”等诗赋文句,有的器底还刻铭“子孙永宝”、“周伯香彝”、“林氏子信”、“文荣雅制”等,备臻精妙。如八卦狮耳双环熏香炉最见特色,炉体浮雕仿古图案,中蹲一开口狮子,雕刻精细,彤象生动,炉中焚香时,烟从狮口和八卦镂孔口源源而出,升腾缭绕。

觚的形状亦仿青铜器造型,呈大撇口、长颈,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身挺拔。腹中部常装饰有模印饕餮纹、夔龙纹、兽纹等纹饰。

烛台大多为寺庙宫观的宗教用具和用蜡烛照明的家庭用品。明代,有盘口束颈钟形烛台、莲花高足烛台,造型简朴大方,具有垫高承烛泪和稳重安全的作用。也有带把的烛台,提取方便。

花瓶花盆宋代,德化窑的荷口花瓶、长颈花瓶、造型优美,已成为当叫出口的外销品。其后,梅瓶、天球瓶、葫芦、宝月、蒜头、悬胆、油锤、柳叶、长颈、阔口、莲口、六棱、玉壶春、溜肩、宽肩、觚形花瓶各式各样。传统的双耳花瓶,多数是以口含环狮首(或象头)配饰,宋代装饰为篾划卷草纹,明清以降,多采用浮雕,独具一格,成为德化白瓷中佼佼者。明代荷叶型水仙花盆、浮雕八角八仙水仙花盆,精美独特。

德化白瓷明器瓷

又称冥器,泛指墓葬用品。唐代以后德化沿袭制作采用。品种有墓志铭、侍俑人、香炉、烛台、油灯、狮子、花瓶、酒盏、小罐、棺垫等十多种。墓志铭多为长方形,上角略削去平角,下配两个足垫座,便于立放,规格不一,志文有阴刻素底、阴划填色料、黑料手书、青花料手书等几种。侍俑人物宽袍长袖,头戴上巾帽,无须,五官清楚,表情恭顺,双手合拱胸前,足穿长靴,作恭候状,前面雕功精细,背面未加任何雕刻,为平板形,系单面制作而成。狮子则作为驱邪的镇墓兽,有的座边加一圆形短管,可兼插烛之用,狮子雕刻精细,神态威猛,采用前后对半印制合成。香炉造型多样,规格不一,明代有竹节炉、双龙耳炉、鼎式炉、三足炉等造型,清代则多为釉下青花小香炉。花瓶、烛台、油灯、瓷罐造型多种多样,没有一定格式限制。棺垫皆为圆形,胎体极厚,状如无足复碗,有光体和配雕鼓钉装饰两种,作垫高棺木,使底部不触上之用。这类瓷制明器,造型小巧独特。德化陶瓷博物馆收藏有明代正德白瓷,嘉靖和隆武年间的象牙白和奶油白墓志铭各一方,以及棺垫等墓葬出土器物。

日用器皿又可分为日用饮食器和文房雅玩。这一类型产量不大,但也很讲究艺术效果。如盘洗器,往往模拟荷叶的叶子形状,制作时将不规则的弧形叶边缘自然卷起,叶脉由中心向边缘延伸,形成瓜棱状的底足,有时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或从叶面盘起或从底部外伸,形体上追求自然简朴的曲线美,加上原材料的单纯质地感,愈发显示出别致的风韵。

日用饮食器宋代德化窑就以龙窑火量烧制青瓷、青白瓷的各式碗、盘、杯、碟、罐、壶等等。明代,德化大量生产以浮雕八仙人物、梅花为装饰,仿古的爵形杯、犀角杯、牡丹杯等等,这些日用饮食器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备受青睐。

执壶类

形式多样,有葫芦瓜、筒形、玉壶春形、方形、罐形等形制,一侧开流,另一侧肩颈、腹部之间安装执柄,有螭龙形、环形、方形等;也有的在上方安装提粱,形式庄重大与,装饰富丽。

德化白瓷杯盏类

作为酒、茶兼用的杯盏类器物,多与唐宋以来的同类金银器造型相似,口沿及器身呈花瓣形、多菱形、椭圆形,有单耳或双耳,表面堆贴人物、吉祥动物、花卉等,有的刻划松鹤、云龙、花鸟、兰花、竹石等图案,有的题铭“三杯通大道”、“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待”、“吹气泽歌舌,入杯沁醉牙”等反映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诗赋文句,颇具特色。尤以仿照青铜并加以改造而成的爵形杯更是其中佼佼者,其器身往往堆贴梅花、松鹤、云龙、老虎、斑鹿等,大口深腹、小底,底部用梅枝等围成脚架,向上缠绕杯身,枝条苍劲挺拔,显得格外生机盎然,因而又称梅花杯、龙虎杯。

龟棵印

又称饼模、糕印,取龟长寿之意,大多用于祭祖、拜神,或结婚、谢神等。其形制多样,纹饰丰富,绚丽多彩,富有立体感。龟印大多如龟形,呈椭圆形,多雕有寿龟、吉祥文字等纹饰;而@印有方彤圆印、圆形圆印、两面印等,多雕有牡丹、缠枝花卉等纹饰,寓意吉祥,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德化白瓷文房雅玩

瓷制文具是德化瓷器的传统产品,主要有砚台、笔筒、笔架、笔洗、水注、镇纸、印章、印盒等。德化窑的文房雅玩取材十分广泛,既有狮、象、鹿、猴子、兔、牛、马、羊等走兽,鸡、鸭等禽类,以及鲤鱼、龟,传说中的龙、麒麟等等;还有桃、花生、佛手瓜等果蔬,琳琅满目,造型多写意概括,形简而富于雅趣,令人爱不释于。如明代的“象牙白”通花笔筒、浮雕笔筒,清代的博山砚台,别致美观,高雅独特,集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德化的瓷印章,德化瓷印章千姿百态,多以模刑制造,其形态丰要有方形人物印章、圆形狮子印章、方形狮了印章、九虬龙盘绕图章、莹白双獾方印、蟠虎钮印章和坐猴、玉兔钮印章等。而铭文内容多为文人墨客所用,如私章和闲章,还有一部分和通信有关,像“护封”、“水封”、“堇封”之类,以及有关信件或包裹的印章。据加拿大斯科特・福斯特研究,英国达勒姆东方博物馆、爱丁堡苏格兰国家博物馆、伦敦珀西瓦尔・戴维基金会、伦敦大英博物馆,爱尔兰都柏林国家博物馆、贝尔法斯特北爱尔兰博物馆以及阿尼克城堡等都藏有德化瓷印章。

德化白瓷器型除了上述几大类之外,还有一部分特艺瓷,十分引人注目,当时即有不少史册予以记载。

瓷萧笛

箫笛,原为竹制品,分别是南音中的直吹、横吹乐器。以瓷仿竹制作瓷箫瓷笛,是德化瓷上的一项特艺作品。明代,德化的瓷箫、瓷笛已著名于世,其造型美观,式样优雅,犹如白玉雕制,声调亦胜过竹制箫笛,而且不因气候干湿变化产牛音调变化。北京博物院和日本的箱根神社珍藏有德化明代的瓷箫、瓷笛。清初陆廷灿《南村随笔》云:“德化瓷箫,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不意云梦柯亭之外,有此异种。

公道杯

德化白瓷德化白瓷中的特制品,杯内底直立一人物立像,略高出口沿,须髯飘曳,双目微瞌,敞袍袒腹,神情闲逸,有陆羽、李白、弥勒数种塑像。将酒注入杯中,至立像胸前时,酒不再上漫,而从杯底一小圆孔汩汩流出,故亦称平心杯。造成平心现象的关键在于杯中立像,身中空有一道与胸部等高的间隔,足边和杯底各有一个小孔,利用虹吸原理制作而成。注入茶酒时,不能超过七分,多则全部从底部漏出。明清时代饮宴酒令盛行,为避免杯中酒多或少之嫌,平心杯应运而生。寂园叟《陶雅》中载:“建瓷于碗内于人立形,其陆鸿渐耶,下有小孔,酒满则漏去,曰平心碗。”

u省油/u灯

德化瓷质省油灯,灯盏作钵盂形,鼓腹束足,下没底座,口沿内敛,圆形,盂中有1至3条上小下大的空心瓷管供作灯芯管柱,每次能装一至三条灯芯,可依照明亮度需要增减,灯芯管柱下部与盂底连接处有一进油孔,灯芯点燃后,油料由进油孔慢慢吸入,直到点滴无余,芯管高出油料水平面,不因油料近火引起燃烧,安全可靠。

瓷梅花

自宋以来,德化瓷塑盆花光彩照人,尤其是清末民国初期,瓷雕名师苏学金制作的盆梅,盆长方形,外塑浮雕仿古花卉勾草图案,造型古朴,稳重大方。盆中塑一整株梅树,老干虬根,枝条横斜,剪裁工巧,疏密有致,繁花满树,苞蕊盈枝,仰复呼应,瓣薄如纸,形态逼真,瓷质雪白,釉色明润。民国4年(公元1915年)选赴美国参加在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德化县令吴承铣特送“极深研究”大匾以奖励。

功能瓷

指在外力震动下,作品某部件能活动的瓷雕。民国期间,瓷雕艺术师许发义创作《木兰从军》时,以小瓷环逐环连接制成链条作为马缰绳,环环相扣,随震动而动,设计精巧,制作精细,在参加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时获金奖。许友义创作的瓷雕龙舟,以龙为舟身,浮游于浪花飞溅的急流上,舟上设廓楼,桅上飘旗子,楼内人物临窗远眺,舟身上的龙鳞,桅上的链条,廓楼的门窗均能在移动中活动。

薄胎瓷

南宋时期,已出现一种胎体很薄的产品,而且不变形,如16厘米的粉盒,白而薄。明、清叫代,浮雕龙虎杯、牡丹杯等产品,造刑别致,雕饰的龙鳞、鹤羽丝毛毕现。清代制作的薄胎产品茶杯,杯内可见杯外绘画的清晰纹饰。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所有评论:共0条评论


暂没有评论。
;
资讯分类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热门资讯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