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主义美术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7-03-10     浏览:1517次     文字分类:彩绘墙绘  

大众主义美术-影响20年代中后期文艺界提出“走出象牙之塔”和文艺为社会与人生的观念之后,对中国大众主义美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大众主义美术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观念基础。至1930年春天“左联”成立时正式提出“文艺大众化”的口号,致使许多艺术家开始自觉地把美术的普及、美术介入社会和人生、宣传革命思想、培育大众的审美情感,作为自己的方向,并贯彻于作品之中。这时,随着左翼文艺思潮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走出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实践的展开,“文艺大众化”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为此,“左联”专门召开了“文艺大众化问题座谈会”,并通过《大众文艺》杂志将座谈会成果与一批专文发表出来,从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尽管人们对“文艺大众化”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方向却是一致的:以艺术的方式影响大众、教育大众、唤起大众,从而使中国摆脱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走向现代。这成为美术界乃至整个知识界普遍的理想和追求,使“文艺大众化”在各个领域全面开展起来。amp;#91;amp;#93;历史地看,虽然“走出象牙之塔”问题的提出造成了美术界“为艺术而艺术”和“为社会而艺术”的分歧与分化,但在本质上双方却有着共同的追求,即与整个救亡图存相适应的“艺术救国”,尽管“为艺术而艺术”者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最终成为“资产阶级的帮闲者”(鲁迅语)了。对双方而言,不管艺术是纯粹的还是不纯粹,都是实现救亡图存的手段。而艺术家不论是从事“艺术的艺术”还是从事“社会的艺术”,都是引领大众的启蒙者甚或“救世主”。这就使20年代之后的中国美术出现了质的飞跃--大众主义美术的产生,这种“大众主义美术”我们可以称之为“精英化的大众主义美术”。它的特征就表现在它是由精英推动和身体力行的,其目的在于以理想主义的观念改造国民性,实现全民美育。

说说您的看法:(无须注册)

所有评论:共0条评论


暂没有评论。
;
资讯分类 (Article classification)
热门资讯 (Hot news)
最新文章 (Latest information)